请邻居给自己打玻尿酸隆鼻,差点失明。二十出头的这位爱美姑娘的胆子实在太大!
“她邻居没有行医资格,结果打得一塌糊涂,姑娘鼻子上、面颊部、眼睛周围的皮肤里都是玻尿酸栓塞。栓塞后很疼且不说,小姑娘眼睛都快睁不开了。”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吴溯帆说,姑娘是晚上匆匆来看急诊的,给她处理了一个多月才慢慢好起来,“万幸还算及时,眼睛没有瞎掉。”
吴主任说,面部的血管和眼睛的血管是相通的,如果没有学过解剖学,非法注射时很有可能在做隆鼻、隆额等项目时,把玻尿酸打到眼睛的血管里,导致失明。
玻尿酸慢慢降解掉需要6个月,而眼睛的视神经细胞只要一个半小时得不到血供,就会不可逆地损伤,最终导致失明。
吴主任说,2015、2016年时,来他这里处理医美事故的病人尤其多,去年、今年似乎少一点了,但他觉得爱美人士的安全意识还是要加强。
“我看到有女孩子甚至自己网购玻尿酸,看看网上的视频,就敢对着镜子自己给自己打。我千言万语就总结成一句,不论做什么美容项目,只要是打针,就要到医院打,这是常识!”
医疗美容市场究竟有多火?
浙江平均每个月增加20家
医疗美容机构
昨天,浙江省卫生监督所通报公布了第二批十大省内非法医疗美容典型案件。擅自开展非法医美的有杭州富阳思秀美容院、杭州合悦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倍美美容有限公司等。
据浙江省卫生监督所提供的数据,浙江医疗美容市场依旧高度活跃,从2017年6月到2018年2月底,浙江平均每个月增加20家医疗美容机构,现在总计已达到586家。
与此同时,非法医美的投诉也不断上升。省卫生计生投诉举报中心统计,医疗美容类投诉事件四年间(2013年-2016年)上升了5倍多。去年开始,省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组织实施了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蓝盾”专项行动,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2017年医疗美容类投诉事件占比为16.75%。
不要贪便宜、谨防“熟人杀”
省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说,去美容院或个人那里做医美项目的顾客,一般分三类:明知贪便宜的;被骗不知情的;熟人介绍不好意思的。
但医疗美容是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省卫监所郑重提醒:
1.注射美容、激光美肤等美容活动属于医疗美容范畴,生活美容场所等非医疗美容机构内不得开展。
2.医疗美容培训属于医疗技术专业培训,必须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开展,培训师资和培训对象应当符合《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等规定。
3.消费者接受医疗美容服务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咨询正规医师,使用正规药物和器械。
4.投诉举报非法医疗美容行为请打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