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卫计委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方案》,我市各级卫计部门结合实际,近期开展了全市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8月至今,已立案查处18家,罚款5.398万元。
□本报记者 张沼婢 通讯员 林秋生
严厉打击无证行医
爱美的女士喜欢光顾美容院,而随着医疗美容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美容项目,让消费者难以辨别优劣。
根据该方案的要求,自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在全市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包括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为;严厉打击非法制售药品医疗器械;严肃整治违规医疗美容培训;严肃查处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信息四项工作任务。
严肃查处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信息。各地卫计监督执法机构利用搜索引擎、网站(页)、QQ群、微信等,搜索“透明质酸钠、肉毒素、胶原蛋白”等关键词的互联网非法医疗美容不良信息,8-10月全市共搜索53条信息,对3条疑似不良信息进行核查。
重点检查生活美容场所有无医疗美容
加强对医疗美容机构的监督检查。各地卫计监督执法机构重点对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依法执业情况,诊疗活动是否超出登记执业范围,是否发布违法医疗广告或违规发布医疗广告,是否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执业医师是否超范围执业,是否违法违规开展医疗美容,是否非法使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和肉毒素等进行执法检查。
开展生活美容场所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开展医疗美容服务项目、是否进行涉及医疗美容服务项目的宣传、收费项目中是否存在医疗美容服务项目、工作记录中是否存在医疗美容项目登记,尤其是对生活美容场所内是否有开展“注射美容”、“激光美容”、“割双眼皮”、“注射隆胸”、“隆鼻”、“吸脂瘦身”等运用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和侵入性的医疗美容行为、美容场所内是否有医疗垃圾等进行逐项检查。
做医疗美容先看有无许可证
各地加强宣传,制作多种形式的宣传材料,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渠道进行宣传,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发布警示信息,揭示违法违规行为可能的危害和后果,提升消费者辨识能力,引导公众理性认知,倡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正规美容医疗机构接受医疗美容服务。各级卫计部门已印发了2万多份包括打击非法医疗美容内容的宣传折页。
目前,我市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正有序推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检查836家单位,其中医疗机构628家、非医疗机构(包括生活美容单位)208家,立案查处18家,罚没款5.398万元;受理投诉举报21件,办结21件。
下阶段,各地卫计局、卫计监督执法机构将按照方案的要求继续开展工作,重点加强对非法医疗美容查处工作,形成打击非法医疗美容行为的高压态势,促进我市的医疗美容市场向规范化、有序化发展转变,确保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取得成效。
卫计部门提醒消费者,如果想做医疗美容,要看这家机构是否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否核准登记有“医疗美容科”,操作医生是否具有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同时,一定要签署协议,索取印有该医疗机构公章的发票。消费者切勿轻信或为了省钱而选择“地下美容机构”,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当发现非法医疗美容窝点或个人健康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及时向执法部门投诉,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