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芝罘区卫生监督所陆续接到多起医疗美容的相关举报,举报的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举报人都是通过微信宣传接受所谓正规医疗美容机构的整形服务,在进行了玻尿酸、肉毒素注射后出现不良反应。
轻信微信整容信息,打“飞的”来割双眼皮注射玻尿酸
刘女士是杭州人在北京工作,在微信朋友圈里关注了烟台一家微整形机构,利用休息日刘女士坐飞机来烟台,本以为会在某正规机构接受服务,没想到根据微信提示地址,是在南大街某小区一居民户内,该居民户在30多层。进入小区至该居民户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宣传标语及门头,与普通居民户没有任何区别。刘女士本抱着怀疑的态度不愿接受相关服务,但是微信商家宣称其在某整形机构任职,具备所有资质,之所以在家是因为工作太忙只能节假日开展服务,同时在隐蔽场所也保护了顾客的隐私。
刘女士在那里接受了该机构的医疗美容服务,项目包括割双眼皮、注射玻尿酸等,整个过程只是在该居民户的一个普通房间内完成,该房间没有设置任何消毒隔离设备以及医疗急救设备,工作人员只是戴个口罩与手套就进行了全套操作。整个过程没有任何的手术记录及病理,刘女士共交费5000元,也没有开具任何收费单据。术后几日刘女士就感觉脸部红肿痛,微信商家称是正常现象,待半个月后刘女士面部红肿有持续加重情况,而此时微信商家已将其拉黑,此时刘女士才幡然醒悟该机构为非法机构,而当芝罘监督所接受刘女士投诉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查时,该机构早已人去楼空。而刘女士没有任何证据,对此只能不了了之。
类似刘女士这样的案件今年以来有十例左右,有关微信整形的投诉几乎如出一辙,均是通过微信加好友认识,整形地点几乎全部设置新建的高层居民区内,户外没有任何门头及宣传标语。投诉人只能提供相关的微信聊天记录。整形的整个过程没有留下任何书面资料、相关病例、处方或收费单据。微信商家正是利用消费者整容不爱声张的心理,宣称整个过程不留下任何资料,保护消费者隐私。而这恰恰给消费者的维权增加了困难。
非法整形机构,“医生”大多是“半路出家”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非法整形机构不仅机构本身没有资质,从事整形的医生也大多都是“半路出家”。“没有医学基础,没有医疗规范操作的培训,对于人体解剖知识一概不知,在暴利诱惑之下,不少完全没有经验的人,随随便便就给别人做起了微整形。”执法人员说,这是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烟台,不少美容院设在高层的单元房里,常常是熟人介绍熟人,这导致超范围经营的小诊所比比皆是,没有任何手术经验的美容院都敢抽脂。执法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经常接到类似的投诉,然而去调查却根本找不到这些机构,出了问题都会溜之大吉。“这些机构往往没有任何门头,都是在家里悄悄进行。”
现在微整形非常时尚和流行,很多人认为微整形很简单,打一针就可以美,所以导致很多人图便宜,也不懂其中要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在网上或黑诊所购买不合规的药物,最后造成严重后果。业内人士表示,假的玻尿酸成本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一些非法美容机构往往以千元不等的价格出售,这样的药品一旦注射进人体,再想取出非常困难。“其实打肉毒素、玻尿酸什么的,很多正规大医院的医生都不敢轻易尝试,因为面部有许多的小血管和神经,一旦注射错误,碰到一些血管,不仅会造成血管堵塞,严重还会造成皮肤溃烂、出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最无力回天的情况,就是堵塞眼睛的血管,这样会导致患者失明,并且永远都无法治愈。
提醒:凡具有创伤性都属医疗美容范畴
“整形机构不正规,免不了造成许多不堪设想的后果。”执法人员说,他们经常会接到类似的投诉,有许多在小诊所整形整失败的案例,但因为都是非法的机构,也根本没有固定的场所,调查难度非常大。卫生监督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凡是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均属于医疗美容的范畴。进行医疗美容诊疗活动的场所须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相关医护人员需要具备执业医师与护士执业资格,同时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需要取得主诊医师资格。医疗机构审批过程中对地址的选择有着严格的要求,通常不会设置在高层居民户中,医疗美容通常需进行麻醉及创伤性手术,一旦发生意外,设置在高层居民户中也给急救增加了困难。
微信朋友圈这些广告相对私密,只有在朋友圈的人举报后,监管部门才能去查处。监管部门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径太窄,难以监管。同时涉嫌非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的人员通常都在出租屋内开展整形活动,并设有几个不同执业地点,场所户外不设任何宣传广告或牌匾,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执法人员难以进入居民户进行检查,这也给此类投诉的检查增加了难度。
目前对私人账号微信发布微整形广告的监管难度很大。在此芝罘区卫生监督所提醒广大市民:对涉及注射产品到人体内的整形,应选择到正规医院,同时要看清楚整形机构及人员是否有相关证件和资质,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