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颜值经济”兴起,医疗整容行业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数据显示,全球“颜值”产业总销售规模大于30000亿元,其中中国美容行业的市场规模目前已跃居于世界第三位,并于2015年突破5000亿元。中国美容整形协会甚至预测,至2019年,医美行业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有望超过巴西,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
整个医美行业在细分领域又呈现出了差异化的发展趋势,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8年,全球医疗美容总收益的复合增长率为8%,其中手术项目增速为5%,非手术项目的增速达12%。其中,以注射打针为代表的微整形产业尤其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不少上市公司也开始进入微整形市场。以玻尿酸产品为例,目前打入这一领域的上市公司就有华东医药(000963)、双鹭医药(002038)、昊海生物(06826.HK)等。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调研数据,玻尿酸行货市场2012年销售的针剂数约为35万支,而2015年则约为136万支,即2013-2015年化增长率高达57%。
玻尿酸(又称透明质酸)是皮下填充剂,主要用于整形和皮肤美容,由于能够被人体自然吸收和分解,毒副作用小,是发达国家美容市场皮下填充领域的主导产品。
2月25日,昊海生物生物科技(以下简称“昊海生物”)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吴剑英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随着企业蜂拥而入,市场竞争白热化发展,医美行业告别了暴利时代。
以医用化学材料起家的昊海生物于2013年正式进军医美产业,推出了第一款注射玻尿酸产品“海薇”,并在2017年初发布了二代产品“姣兰”。
“以前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水货,主要是正规进口产品的价格过高,很多人愿意消费价格便宜一点的水货。现在由于进入行业的国产产品越来越多,国产的价格将整个市场的价格拉下来了,水货的利润空间也随之下降。另一个方面,与注射相关的产品技术层出不穷,快速推动,形成了很大的市场,所以企业的利润也在被摊薄。”吴剑英说道。
一位美容行业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市场的快速扩张过程中,微整形领域由于技术门槛较低,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未走正规进口渠道的注射产品,林林总总多达上百款。
然而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数据发现,在琳琅满目的微整形注射产品中,获得国家“正式身份”的产品比例极小。以注射玻尿酸为例,目前获得国家食药监批文的产品只有15家,其中11个国产品牌,4个进口品牌。而注射用肉毒素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仅批准上市了两种,分别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国产产品和Allergan Pharmaceuticals Ireland生产的进口产品。
“国内医美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过去的五到十年可以说是一个高速的增长期。医美市场也是随着国内消费市场在同步增长,现在国内的医美行业还是在婴儿期,未来几年整合的程度会更高,因此国内市场会出现特别大企业以及高质量的产品,用水货的现象会越来越少。”香港医思医疗集团CEO李嘉豪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李嘉豪还表示,以中国市场与韩国相比较,韩国千人美容次数为19.49次,而中国人口数是韩国的26倍,千人美容次数仅有4.6次,因此中国医美行业还有很高的市场前景,有望爆发式发展。
吴剑英称:“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企业在利润、产量和效益之间或者说在法规之间会有一种平衡的思考,所以并不认为一个企业可以有无限制的扩张、可以无限制的追求利润,追求的应该是品质。”
北京华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方敏也表示,医美市场的投资价值毋庸置疑,目前随着这一市场目标人群的年轻化,全产业链的布局已经打开,会出现更多的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