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宁市局会同公安部门连续查获两起微整形类药械大案,将终端微整形假药销售行为扼杀在初始阶段。截至目前,两起案件涉案假劣药械达100余种,货值金额以市场正品价格估算共计3200余万元,共抓获涉嫌销售假药犯罪嫌疑人15人,目前两起案件均在进一步侦办中。
2015年12月,海宁市局根据线索对海宁市某医院进行检查,当事人卜某正在向顾客销售并注射“溶脂针”(Vline-A solution),现场还发现BOTULAX等十多个品种的产品,因涉嫌销售假药,该案移交公安部机关,并由双方成立联合专案组进行深入调查。之后,专案组在衢州抓获卜某的上家李某以及李某的上家谭某,当场查获“Ascorbic Acid”、“Vline-A solution”、 “Muscle inhibitors”等假药十余种。并于2月29日在北京抓获国内顶级代理商张某等,缴获大量溶脂针、肉毒素、玻尿酸等假劣药械。经认定,上述药品均按假药论处,其余均为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截至目前,此案涉案货值金额以市场正品价格估算共计2000余万元,共抓获涉嫌销售假药犯罪嫌疑人6人。
2015年12月,海宁市局得到线索:市区有人通过微信、QQ等方式兜售溶脂针、肉毒素等假药,并提供注射服务。随即联合公安机关,对当事人李某的房屋进行检查。现场发现存放有BOTULAX等未经审批的产品。经调查,李某销售的假冒药械购自上家牛某。1月,专案组赴山东开展集中收网行动,一举捣毁了在山东济南的销售假药窝点,当场抓获微整形培训机构法人代表牛某等人,缴获了涉案电脑、账本等作案工具以及大量假药及无注册证医疗器械,涉及20余个品种。3月11日,专案组通过进一步调查,在广东、吉林、金华、杭州等地开展同步收网行动,抓获数名犯罪嫌疑人(包括韩国籍1名),一举捣毁国内售假窝点4个,缴获大量VC针、肉毒素、玻尿酸等药械。经认定,上述药品均按假药论处,其余均为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截至目前,此案涉案货值金额以市场正品价格估算共计1200余万元,共抓获涉嫌销售假药犯罪嫌疑人9人,在逃人员2人。
上述案件共性特点:主要是以微信、QQ等为交流媒介形成上下级产业链条,并以同样的方式向潜在客户推销未经审批注册的微整形类假药。上述药品主要源自国内地下加工厂及韩国走私入境,在国内未经注册,经认定,均按假药论处。其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极易引发伤害事故。从获利来看,多数假药终端售价达2000元左右,而成本仅几百元,较大的利润导致部分不法分子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