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假的,赔钱!”张某、黎某二人激动地嚷嚷着,耿某死不承认,不肯退让。东栅派出所民警随即到场,一起涉嫌生产、销售假药案就此浮出水面。
记者昨天从警方了解到此案详情,耿某已被依法刑拘。在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这个长相甜美的少女利用假药“美容”非法获利60余万元。
争吵声揭开假药案
揭开这起假药案的是报警人张某,民警走进酒店房间时,她的双腿还处于发麻和酸痛的状态。
张某指着一旁面色慌张的耿某,一脸沮丧和懊恼,“警官,她给我注射的美容针是假的,我的腿都不能动了。”
在这之前,耿某先后向张某的脸部、腿部注射了两针肉毒素溶脂针,腿部的这一针出了问题,张某当场出现了上述不良反应。如果这一针不出意外,后面还有好几针要注射在张某身体的其他部位,因为张某向耿某购买的是9800元的美容套餐,期望达到全面瘦身的效果。
一旁的黎某同样是耿某的客户,她购买的是5800元的美容套餐,虽说在注射针剂后没有当场出现不良反应,但眼前张某的状态,令她紧张不安。她的想法和张某一样,耿某使用的美容针剂会不会是假的?
张某、黎某的直觉并没有错,经市场监管人员鉴定,在宾馆房间查获的10多盒美容药物均属于假药,耿某使用的医疗器械也属于无证。
事后,因为腿部出现不良反应,张某被送往医院检查,但目前并无明确结果,还需后续观察。
一年多非法获利60余万元
除了黎某,受害者张某和犯罪嫌疑人耿某都不是嘉兴人,张某住在上海,耿某住在江西。那3人为何会相约在嘉兴一家宾馆呢?
女人都有一颗爱美之心,张某当然不例外,她时常会关注微信朋友圈里美容瘦身的信息。
前些日子,通过一则美容瘦身广告,张某认识了做注射微整形手术生意的耿某。听说耿某的生意口碑不错,张某顺理成章地成了耿某的客户,还下了几百元的定金。
耿某可以上门服务,那时包括黎某在内,嘉兴也有好几个客户,上海离嘉兴近,双方就将注射美容针剂的地点选在了嘉兴。
张某说,近几年来,她几次去韩国整容,也多次在上海注射过美容针剂,算下来花去了六七十万元,从来没有出现问题。
前些天的一个下午,张某满心期待地来到嘉兴,没想却生出意外。
制造意外的耿某年仅17岁,有一张甜美的“网红脸”,这张脸也成了她微信广告里的“活招牌”。她“以身示范”,也接受过微整形手术。
经警方调查,从去年8月至今,耿某在明知产品为假药及使用无证医疗器械的情况下,多次为他人进行注射微整形手术,非法获利60余万元。
耿某交代,她手上的客户大多数是通过她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广告招揽而来的,使用的假美容针剂是以低价从网上购买来的。目前,因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耿某已被依法刑拘,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美容消费时要擦亮眼
近年来,由于缺少规范管理,医学美容市场处于无序状态,相关美容产品鱼龙混杂。一些微整形机构或者美容院,在没有任何资质的前提下,使用假冒玻尿酸、肉毒素等产品,导致不少爱美人士美容不成反毁容。
今年3月,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支队、南湖区公安分局新嘉派出所、南湖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联合执法,成功破获一个专门销售假冒美容针剂的团伙,收缴假冒伪劣玻尿酸、肉毒素等药品万余件,涉案价值上百万元。
执法办案人员调查发现,一些美容会所宣称使用的是国外进口药,但实际上大多是从韩国、香港等地走私而来的,甚至是在国内生产的假冒伪劣药品,他们的购进成本每支只有几十元、几百元,卖给顾客时低则一两千元,高则七八千元。
警方再次提醒,进行医疗美容应选择有卫生部门批准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医生,不要去非医疗机构进行有创伤性的微整形美容。
切莫贪图便宜给自己带来安全隐患,谨慎对待美容服务和产品的功效宣传,慎重购买美容机构推销的化妆品,不要轻信“一针瘦身”、“最新生物技术”之类的绝对化宣传。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均必须有中文标志,凡是外包装上无中文标志的所谓进口产品均为假冒产品。
另外,如果是正规的整形机构,都会有相应的保障,比如签订美容协议,明确美容项目、内容及双方权利义务,同时还要索取消费发票,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医疗美容产品外包装,避免以后出现纠纷时,因证据不足致使难以索赔。